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欧共体委员会最近向各成员国提出了今后经济政策四优先的指导性建议:继续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

酝酿中的新科技进步高潮将首先推动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实,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这段时期内,我国GNP即使保持7-8%的增长率仍可保持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最高也超不过3-4%,即使发展较快的东盟国家估计也不会超过我国。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来院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调研

去年美国财政赤字虽有所减少,但大幅度削减仍需作出很大努力。据哈雷经济研究所1994年初的一项调查,原国有企业被私有化一两年或两三年之后,已有30%赢利,14%收支平衡,一半多仍然亏损。联邦预算赤字将进一步缩小,美国可以拿出更多的钱办教育、搞科研为以后的经济增长撒下种子。首先是各国财政赤字仍然庞大。估计经济形势不会再向恶化方面发展,但是还要有一个相当长时间在谷底徘徊,复苏、回升将是比较缓慢的。

这对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西方国家经济当然是一个福音。一些西方国家内部经济的振兴,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输出和份额的扩大。新工业化国家中,日本也是,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是这样,这跟发展阶段有关系。

所以我认为,过去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之所以严重是因为我们发展过快造成的,这个看法不正确。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对症下药。我看过一个比较,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收入是155美元,印度是209美元,所以在1979年的时候印度的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我们高35%,我们是它的三分之二。对于环境恶化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一种看法认为环境恶化是由于我们发展太快了。

但是这个环保设备要开动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想不开就不开。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短期来讲应该增强环境治理。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来院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调研

但是,从2012年联合国[微博]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数字,印度雾霾跟环境污染问题比我们还严重。)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 林毅夫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雾霾 雾霾经济 。也就是在过去这36年,我们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7%,印度的增长还不到1%。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就得让我们的发展快速减缓,而这只会让我们的环境更加严重。

总的来说,环境问题会伴随我们很久,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除了执法的问题,以及多使用清洁能源的问题,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要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让我们能够比较快地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实际上为什么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但是这种看法我觉得并不完全正确,它跟发展有关,但不是因为我们发展太快。第三,跟各个地方政府的环境执法不严有关。

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按照我们国家的环保政策,任何企业在投资建厂的时候都应该有各种环保设备。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来院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调研

如果我们进入到发达国家的阶段,我们的产业就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服务业能源使用率低,排放减少,环境的压力就会小。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当它的经济是在以制造业为主的时候,环境问题都比较严重。

但这些措施是缓解环境问题,并不是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我们的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然而,对于甘愿屈服于渐进主义诱惑的人来说,美国在越南的经历值得他们警醒。它可以推迟债务偿还日期,但无法降低债务金额。诚然,希腊问题与其失败的经济政策有关。尽管并未发酵成2008年那样的系统性全球危机,也不能与20世纪90年代末那段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时期——亚洲、俄罗斯和巴西都陷入危机,还有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所引发的危机——相提并论,但世界各地的市场状况似乎正在挫伤政治抱负。

渐进式方法可以为解决这两方面问题提供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头脑清晰而大胆的行动才是平息当前金融戏码的方法。

它通常较少需要承认以往的错误。同时,中国政府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能力——其合法性越来越依赖于这一点——存在很大疑问。

金融史上关于固定汇率持续时间过长、债务重组太迟、或者债务延缓时间过久的例子数不胜数。有句话说得好,你可能欺骗所有人一时,也可能欺骗一些人一世,却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一世。

中国的股市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尽管——或许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政府实施了规模非常大(即使对中国来说)的干预。本文作者是哈佛大学查尔斯?W?艾略特大学教授(Charles W Eliot university professor),前美国财政部长 译者/李宛莹,来源:金融时报 进入专题: 金融大戏 。即使政策制定者想要改变局势,他们也无能为力。它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为未来保留了灵活性。

然而,只有不明智的政府才会以为它能够始终把投机性的价格维持在政治适宜的水平上。在美国,由于医疗费用大幅削减,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可以说是多年以来最健康的,然而其海外领地波多黎各却面临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市政债违约。

同样地,上述问题也各有各的成因。希腊与欧元区的关系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持续数月、短期内不太可能结束的金融肥皂剧。

这个明显的谬误带来了危险的后果——使债权人变得自满,让债务人积累了巨额的债务,导致后者失去了进行积极改革的动力。希腊的财政紧缩幅度超过了其GDP的20%,导致了其经济的萧条。

然而,对于金融政策制定者及其背后的政治家来说,可以从这一系列危机中吸取几点共同的教训。我想不起有哪个地方过快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在增长预期下降并且越来越低的背景下,近几个月(尤其是近几周)上演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金融大戏。渐进主义在政治上更温和。

托尔斯泰(Tolstoy)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让我们基于近年来的经验,抱着希望,相信这样的行动即将来临。

每一步,政策制定者所做的都足以避免灾难的降临,但都不足以让人们看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景——直到直升机从西贡大使馆离开,标志着美国的政策以失败告终。中国政府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点。

然而,不能据此认为政府可以依靠指令使经济按自己意愿运行。总的来说,任何财务问题都与两方面有关——收支不抵、信心缺失。

文章发布:2025-04-05 06:05:21

本文链接: http://1vmps.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gyxan/029.html